摆脱抑郁,重获新生
北京尊龙凯时临床心理科 黄建军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它不是疑难杂症,临床上有许多心理治疗方法都可以帮助病人摆脱抑郁之苦。在这里,笔者将着重从心理动力取向治疗的视角来谈谈抑郁症的康复之路。
心理动力取向治疗不只关注抑郁的体验和症状,更关心患者生活中发生了什么,是什么让他/她抑郁了。
通常有两类事情可以引发人们的抑郁,一类是“丧失”,比如失恋、亲人去世、离职等带有失去含义的事件。另一类容易引发抑郁的事情是所谓的“失败”,或者称为“得不到”的事情,比如落选、落榜、被批评、被拒绝等事与愿违的事情。有的事件可能同时具有丧失和失败的含义,如一位某大型上市公司的老板几十年如一日努力工作,原以为做着最正确的事情,在其财富和权位极大满足之后他却抑郁了,他忽然发现自己苦苦追求财富和声誉的同时却忽视了自己的家人,很少看望自己的父母,也无暇陪伴自己的妻子与孩子,结果陷入了深深的内疚与自责中。
不仅如此,治疗师还会继续关注为什么生活中的一些丧失或者失败会让某些人持续抑郁以至于生病,其人格基础决定着这些人在面对这样的事情时必然会有这样的反应。
有这样一位来访者,他极其渴望与异性建立亲密的关系,在交往了十几个女朋友后,他终于登记结婚了。可是,他却在婚后一个月抑郁了,他疲乏无力,不知所措,感觉生活没有意思。访谈时,来访者说:“我觉得自己不能承担起照顾妻子以及整个家庭的责任,在其他的事情上也总是优柔寡断,回避退缩。”什么样的成长经历让这个来访者呈现出这样的人格特点?在后来的咨询中,谜底终于水落石出:他的妈妈精明能干、吃苦耐劳,不让孩子做一点儿家务;如果孩子出于好奇想参与一下,这位妈妈就会说“别捣乱了,快学习去”;看到孩子背着书包,妈妈就会立即接过来,“别累着了”;即便上了大学,妈妈也不让孩子住校,称“你不会洗衣服,回家妈妈给你洗”;有时也会说“一天不见,妈妈会想死你的”……就是这样一个妈妈,对孩子极度的爱和保护,一次次剥夺了孩子锻炼成长的机会。与母亲的关系过于紧密,离开母亲的焦虑在潜意识里阻碍着这位来访者进入一段新的关系。而他的父亲是一个少言寡语、没有主见的人,来访者很少记得他的父亲给他的建议,父亲也很少鼓励和支持他。从父亲这里,这位来访者也无法习得一些阳刚之气,无法做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说到这,大家也许能找到这位来访者婚恋出问题的原因了。
心理动力取向治疗能帮助来访者发现隐藏在心灵深处的愿望、冲突和情感,理解其不断重复的关系模式,逐渐修复早年的心理创伤,柔化固有的、适应不良的性格模式,从而获得新的体验,改变对自我、他人及世界的看法和态度,陪伴痛苦的人们走出困境,重获自由与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