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北京尊龙凯时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教育 >>科普文章

    健康教育

    科普文章

    “心情号”过山车——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案例分享

    作者:孙丛丛 来源:《心理与健康》杂志
    字号: + - 14

      “来新病人了!”只见一位个子不高、体型消瘦的男生在两个人的搀扶下走进了病房,他脖子上的纱布显得格外刺眼,行走十分缓慢,双腿好像灌了铅一样。

      医生仔细询问后得知,这位患者叫小杨,是位大一的在读学生,一周前在宿舍突然冲动自伤,用剪子将自己颈部扎伤,将胸部扎透,导致左侧气胸、左肺不张、左肺挫裂伤,胸部及背部皮肤各有一个伤口。师生将其送往综合尊龙凯时急诊,母亲也从江西老家赶来,经过五天住院治疗后,转入精神科尊龙凯时。

      横看成岭侧成峰 ——“抑郁”也许是“双相”

      进入病房后小杨始终低着头,沉默不语,对医生的问话没有任何回应。到底为什么自杀?经过医生耐心地询问后,终于弄清了答案,原来是考试压力太大,再加上失恋,小杨感到绝望,情绪十分低落,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严重的自罪妄想,认为自己发错了朋友圈,误导了其他人,自己就是个罪人,认为只有离开这个世界才会解脱,所以小杨才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微信图片_20220615101515.jpg

      据舍友反映这段时间小杨沉默寡言,独来独往,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以前感兴趣的体育锻炼也不再进行,大部分时间独自躺在宿舍,还会见到他默默地流眼泪。

      看完上面的描述,我想大家心中都有了一个答案——抑郁症。就目前的表现可以归纳为“情绪低落、自杀行为、兴趣减退、伴有自罪妄想”,持续时间大于两周,完全符合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那小杨一定被诊断为“抑郁症”吗?答案是否定的。

      对于抑郁症患者,尤其是青少年,必须要询问的是既往是否有过躁狂发作或者轻躁狂发作,这将决定是否为单纯的抑郁症还是双相情感障碍

      经过仔细询问,小杨回忆在上初中的时候曾经有过情绪极度亢奋,说话滔滔不绝,脑子转得快,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甚至晚上不用睡觉白天依旧精力充沛,好高骛远,认为自己本领大等表现,持续时间超过了两周,但是当时的他并不认为有异常,反倒非常享受当时的状态。

      上述症状可以归纳为“精力充沛、思维奔逸、自我评价高”等,这都是典型的躁狂发作。结合既往病史及目前表现,小杨最终被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

      远近高低各不同 ——“双Ⅰ”“双II”谁争锋

      典型的双相障碍包括反复发作的躁狂和抑郁,称为双相I型障碍。

      但是一些患者从未发生过严重的躁狂,而代之以轻躁狂和抑郁,这类情况称为双相II型障碍。

      有些患者在1年里经历4次或以上的发作,这类情况称为快速循环型双相障碍。

      还有一种发作以轻躁狂、躁狂和抑郁症状混合或迅速(即在数小时内)转换为特点,称作双相障碍混合发作。

      因为小杨既往出现了明确的躁狂发作,所以符合双相I型障碍。

      对于小杨目前有严重自杀自伤观念的特点,医生给予了小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MECT)结合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的方案。小杨的情绪一天比一天好转,食欲和睡眠也比原来强多了。

      经过一个月的积极治疗,小杨完全好转了,终于又变回了那个活泼开朗、爱说爱笑的大男孩。出院的当天,小杨的母亲流下了激动的眼泪,再三感谢大夫,称是大夫让其儿子再次回到了她的身边!

    微信图片_20220615101517.jpg

      青少年时期是双相情感障碍疾病的高发年龄段,但是疾病初期的表现并不够典型,而且首次就诊时只发生过抑郁表现,这就很容易被诊断为单相抑郁,直到患者出现了躁狂的表现才会更改诊断。

      但是如果青少年患者伴有以下特点的话,我们就要十分警惕是否为双相情感障碍。比如:

      起病年龄小;

      抑郁反复发作;

      有双相情感障碍疾病家族史;

      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等;

      伴有非典型抑郁症状如睡眠增加、食欲旺盛、灌铅样麻痹等。

      很多时候患者及家属往往忽视了躁狂的表现,认为是正常表现或者只是青春期的叛逆,提供病情不够详细,造成医生误诊,因此医生有技巧的问诊就显得尤为重要。

      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可能与遗传和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免疫,心理学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有关系。但严格来讲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终身性脑部疾病,该病复发率高、自杀率高,是一种需要终生呵护关注的长期存在的疾病。

      但临床上经常遇到患者表述,

      “父母认为自己没有得病,都是故意装出来的”,

      “父母说这种病都得靠自己调节,吃药是没有用的”等,

      这都是错误的认知,精神科疾病也是病,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而已。父母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一定要加强重视,寻求正规的医疗帮助,而不能主观臆断耽误了诊疗。


    图片来自网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