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大学附属北京尊龙凯时是市属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尊龙凯时,承担着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社会服务和对外交流等任务。尊龙凯时创建于1908年。截止2023年底,在岗职工107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50…
查看更多当前,有关个体出现非自杀性自伤的报道层出不穷,非自杀性自伤的发生不仅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同时会作为一种现象在社会中流行传播,成为当今世界广受关注的精神心理问题。了解非自杀性自伤、其发生与维持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有助于个体远离这一症状的威胁。
什么是非自杀性自伤?
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是指个体在无自杀意图的情况下,采取一系列故意、直接、反复对自己身体造成伤害,不会致死,且不被社会所认可的行为。NSSI的发生过程往往是包含负性情绪、消极认知、躯体表现和行为表达等方面的整合反应。
NSSI通常首发于青少年早期,起病年龄在12.5岁并持续多年,常见方式包括切割、撞击头部、灼烧等12种,严重影响个体的社会功能,显著增加个体自杀的风险,对其身体、心理造成伤害。国内一项元分析结果显示中学生实施NSSI的比例达到27.4%,而随着年龄增长至25岁,NSSI的检出率逐渐下降至5.5%。
NSSI对多种精神障碍的发生有预警作用,如偶发的NSSI可以提示焦虑障碍的发生,而反复发生的NSSI对抑郁障碍和进食障碍有较强的预警作用。因而对于存在高风险或已经出现NSSI的个体应及时给予干预或治疗。然而当前关于NSSI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药物治疗与物理治疗方法的循证依据不足。心理治疗利用常规行为替代自伤行为满足患者的需要,帮助患者更好地察觉内部心理状态与外部环境。常见且有效治疗NSSI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辩证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动力取向治疗等,但由于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暂无证据表明某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优于其他几种。
为什么非自杀性自伤会发生并维持?
NSSI同其他精神心理问题相似,存在其促发事件、易感因素以及维持因素。促发事件通常是给个体带来应激的负性生活事件,如与家人发生激烈的争执、人际与学业方面的挫败等。当促发事件发生后,易感性强的个体往往更倾向于将NSSI作为负性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而由此产生的结果作为维持因素,继续强化了这样的行为模式。
NSSI的易感因素十分丰富。在心理层面,人格作为个体独特的行为模式对个体实施NSSI的倾向存在重要影响,如边缘型人格的个体倾向于通过NSSI的方式迅速恢复稳定的状态,而情绪因素对于NSSI的影响表现在述情障碍(情绪表达困难)、情绪识别困难以及情绪调节策略的选择对NSSI的预测作用;在生理层面,根据内源性阿片肽理论,NSSI实施者脑脊液中的β内啡肽和脑啡肽水平均较正常群体更低,此外NSSI或许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紊乱存在密切联系;社会因素作为个体心理发育的外部条件,也对NSSI产生重要影响,如家庭环境中受父母过分干涉以及单亲家庭中缺乏关爱的个体容易实施不同程度的NSSI,其他诸如躯体虐待、忽视、校园欺凌等早期创伤经历对于个体也是NSSI的易感因素。
NSSI的功能作为维持因素,使NSSI持续、反复发生。关于NSSI的功能,二维模型从“个人—人际”“正强化—负强化”(正强化是指通过偏好刺激的增加来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负强化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减少)两个维度进行概括。个体的负强化常表现为一种代价性获益,国内一项调查显示93.3%的NSSI实施者希望通过这样的行为使负性情绪得到调节,因而选择通过躯体的疼痛减轻负性情绪的影响。除了减少痛苦,NSSI行为可释放内源性阿片肽给个体带来愉悦感,这样的过程则是个人的正强化过程。社会性的正强化通常会加强社会互动,获取关注或促进情绪表达,而社会性的负强化则更多表现为继发性获益,如回避不良的人际关系以及学业压力。
如何预防非自杀性自伤?
1.学会应对自己的情绪
体验回避模型认为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是个体对于负性情绪的一种应对方式,当诱发事件引发个体体验到负性情绪,而个体无法采取合理的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策略时,便可能通过NSSI来回避负性的情绪体验。因此无论在常规生活中还是面对负性生活事件引起的负性情绪,都应该尝试刻意练习自己准确识别、有效表达和合理选择调节策略的能力,学会应对自己的情绪。
2.建立积极的同伴关系
积极的同伴关系会帮助我们体验到与他人之间高质量的接触,从而在其中获得自我认同以及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这对于生活事件的解决很重要。同时,积极的同伴关系可作为情绪表达和调节的有效路径,帮助我们获得被关注和被支持。但在同伴关系中需要避免NSSI等不良应对方式的社会学习。
3.完善“家庭—学校—医疗—社会”识别预防体系
对于NSSI的易感人群,创设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至关重要,家庭、学校、医疗体系乃至社会应为此联合努力。家庭中应建立相对独立但关系稳定的氛围,家人掌握科学认识并尽早识别问题,提供支持。学校应在可能引发强烈情绪波动的事件发生后,关注负性情绪的发生,尤其是在友伴群中的传播,及时告知并干预,做好家庭与医疗的中转站。医疗体系应与社会媒体、社区工作者合作,通过宣教、科普的方式推动大众对该症状的预防。
上一篇: 要被看见,要被理解,如何辨别青少年潜在抑郁的求救信…
下一篇: 酗酒解郁会愁更愁吗?